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市,是甘肃省辖县级市。历史上,东来西往的驼队,使各种文化交汇于此,多彩、包容的文化基因不断积淀。
“敦煌在中国,但敦煌文化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不久前,第一次游览敦煌的拉脱维亚外交家、汉学家贝德高,想起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那里的古老建筑,在敦煌似乎有迹可循。
延续近2000年的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等外来文化交融荟萃的结晶,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千年莫高窟里,装着“世界的敦煌”。在美国汉学家史瀚文眼里,每一个洞窟都是通往其他世界的入口,比如285窟,能看到印度和希腊的元素。从1987年开始,用30多年了解、研究敦煌的史瀚文,把自己变成了“敦煌人”。2018年,史瀚文成为敦煌研究院历史上第一位全职外国研究员。目前,他正编写《敦煌学学术资源综合指南》,这是一部敦煌学领域的百科全书。
作为一门国际性学问,敦煌学研究在新时代持续升温,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在中国进行。“敦煌是不同文明和思想融合在一起而没有冲突的典范。敦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过往,了解当下,以及全球化未来的可能性。”史瀚文用流利的汉语说,历史上的敦煌和丝绸之路代表过去,“一带一路”倡议把过去延续向未来。
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上,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嘉宾相聚敦煌。中外嘉宾表示,要大力倡导丝路精神,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加深厚的文明力量。
为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国家提供文保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在中国驻德国、亚美尼亚等12个国家的使领馆举办“敦煌文化环球连线”扩大敦煌文化的国际“朋友圈”……共建“一带一路”为敦煌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敦煌文化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文化支撑。
今天的敦煌,仿佛一个巨大磁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今年截至目前,敦煌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六大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700多万人,创历史新高。刚刚出炉的2023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敦煌居榜首。
“西出阳关,朋友遍天下。”翻译过120余首唐诗的贝德高说,他走在1700多米长的敦煌莫高窟,如同走在交融互鉴、合作共赢之路。董洪亮 王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