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松江区教育大会在松江区政府举行。会上,松江区基础教育合作共建签约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松江区将进一步深化与大学的合作办学,全力满足松江居民对高品质教育资源的期盼。
松江作为上海西南门户、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地带和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集“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首、花园之城、大学之府”等美誉于一身。近年来,松江聚焦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活力新城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跃升并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努力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产城融合的典范。
松江区教育局局长陈小华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松江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这“三个优先”战略,举全区之力构建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老年教育全生命周期的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松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悉,作为承担四个大型居住社区建设重任的人口大区,近年来松江区学龄人口持续增加,学位资源供给面临特殊压力。为此,松江区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十四五”以来全区普惠性托育资源占比由57%提升至84%,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由68%提升至77%,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90%,基本实现了幼儿园开设托班应开尽开,解决了区域“大班额”难题。
依托大学资源集聚优势,与高校合作办学,是松江打造“环大学城教育新高地”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松江区引进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与高校合作开办大学附属学校达24所,爱菊、赫德、世外等一批知名民办教育品牌入驻松江,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会上,针对松江教育发展城乡、区域、校际差异大的区情实际,做了相关部署。
据悉,松江区下阶段将建立与人口变化趋势相协同的教育服务供给机制,高效利用学前教育资源。向下延伸开办2-3岁托班,提供更加多样化、高质量的托育服务,满足社会对早期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针对初中、高中生源梯次达峰问题,松江区将加快中山、广富林、泗泾等人口导入地区初中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加快佘北大居、南站大居、泗泾大居等大型居住区域高中建设。
针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和上海国际科创建设的重要承载地建设,松江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做精中等职业教育,支持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的发展趋势,将其打造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区域中心;利用五厍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改建,设立上海城市科技学校五厍校区,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增强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
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表示,松江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举全区之力构建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全生命周期的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党育人有高度、教育投入有力度、优质均衡有温度、资源供给有密度、教师培养有梯度,推动松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表示,要加快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区,努力把“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要全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更好服务产教深度融合,更好服务科学人才培养。要持续优化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同的教育供给机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