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多领域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中国式现代化步履坚实“气象万千”

4月29日,《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多项指标传来的利好消息,一季度物流运行开局良好、“流动”中彰显活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给全球带来新机遇,交通、文化、生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领域都取得了新进展,传递出积极信号。中国经济涌动着澎湃活力,回升向好发展态势将持续巩固。

一季度物流运行开局良好 多领域协同助力效率提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29日公布一季度物流运行数据。一季度,我国物流需求持续恢复向好,物流供给结构持续优化,物流运行效率稳中趋升。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8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

从社会物流需求结构看,工业生产、民生消费等领域物流需求增速保持较快恢复态势。特别是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相关政策带动下,与技术改造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制造、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物流需求稳中有升,并且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

从运输结构看,一季度,交通运输物流整体保持畅通运转,多式联运等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助力运输物流效率提升、协调性增强。

一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4.3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4.4%,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需的物流费用有所下降。

综合来看,一季度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物流相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改善,上半年,物流运行有望继续呈现恢复向好、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一季度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7125亿元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25亿元,投资规模仍保持高位运行。

一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三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4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0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26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5.5%。文化新业态行业持续发挥带动效应。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

4月29日,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我国新型储能持续快速发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较2023年一季度末增长超过210%。

从装机规模看,我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10万千瓦以上的项目装机占全部装机54.8%,1万至10万千瓦的项目装机占比38.5%,不足1万千瓦的项目装机占6.7%。

从储能时长看,全国新型储能项目平均储能时长2.2小时,储能时长不足两小时的项目装机占比12.9%,储能时长2至4小时的项目装机占比74.6%,4小时以上的项目装机占比12.5%。

从地区分布看,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已成为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最快的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1030万千瓦,占全国的29.2%。华北、华中、南方、华东、东北地区分别占25.3%、17.5%、15.2%、12.3%和0.5%。

2023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73%

记者4月29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近七百万批次,依据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进行检验,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73%,较2022年下降0.13个百分点。

从抽样食品品种来看,在全部34大类食品中,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5大类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较好,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0.52%、0.80%、0.81%、0.14%、0.13%,均低于总体抽检不合格率。与上年相比,餐饮食品、饼干等25大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有所降低,质量安全状况稳定向好。

针对监督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样品,市场监管部门已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检结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开展核查处置。

预计“五一”假期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7亿人次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五一”假期,七座及七座以下小型客车通行收费公路继续执行免收通行费政策,免费通行时段起止时间为5月1日0时至5月5日24时,共5天时间。

预计“五一”假期期间,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7亿人次以上,超过2023年、2019年的同期水平,其中自驾出行比例将达到八成以上。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为6350万辆,约为平日流量的1.8倍,流量峰值预计6700万辆,呈现省内短途与跨省中长途出行交织的特点。

4月29日,铁路“五一”假期运输全面启动,从4月29日起至5月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根据车票预售信息,5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日,当天预计发送旅客约2100万人次。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已安排生态补偿资金超百亿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已累计分别安排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引导资金80亿元和40亿元。目前,安徽、浙江、江苏等21个省份已建立起20个跨省流域补偿机制。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取得丰硕成果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4月29日发布物理、集成电路以及大科学装置等领域19项重大成果并落下帷幕,年会期间共举办会议、交易、发布、大赛等128场活动,数百家国际政府组织、机构、国内外高校,上万家科技企业等深度参与,并促成309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超673亿元。

平陆运河三大枢纽全面进入船闸主体施工阶段

4月28日,随着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首仓船闸混凝土浇筑,平陆运河三大枢纽全面进入船闸主体施工阶段。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预计2026年建成,通航后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梅龙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4月29日凌晨,梅龙高铁梅州至龙川的高速铁路全线铺轨完成,全线进入通车前的建设冲刺阶段。梅龙高铁线路全长约93.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年内开通运营,建成后将加快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中国船企签署创纪录单笔18艘造船订单

4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能源集团在北京签订了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项目订单。此次签订的订单成为目前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

中国新能源汽车给全球带来新机遇

正在举办的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全球车企带来了近千辆展品同台竞技,众多跨国车企表示,中国新能源车快速发展正在给全球带来新的机遇。

在近千辆展车中,新能源汽车共有278台,相比上届的北京国际车展增长了70%。

两周之内第二次来到中国的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刚刚结束北京车展的行程就奔赴沈阳,与沈阳市签下投资大单,加快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

不仅是宝马,大众、奔驰、丰田、福特,几乎所有的国际汽车巨头都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日前,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700万辆,未来1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跨国车企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一环。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将于“五一”假期开放

4月28日晚,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用仪式在广州举行。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是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于一体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超14万平方米,总展陈面积超4万平方米,将于“五一”假期面向市民开放。

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开展

4月29日,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展。红山文化的“C”形黄玉龙、玉猪龙,良渚文化的龙首玉镯,商周时期的龙纹石磬、青铜器,以及最新出土的彩陶坡蚌壳龙等112件珍贵文物集体亮相,是目前年代序列最完整、种类最具代表性的龙文化展览。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