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情”种下“甜蜜事业”:从16000棵石榴树到带动千亩产业发展》
近日,在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有一段爱情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在当地的石榴产业中被传为佳话。这位主人公叫李坤,他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将一种果业发展成了当地一项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
缘起:一颗石榴引发的“甜蜜事业”
2022年3月,李坤为了满足女朋友对石榴的喜爱,决定在会泽娜姑镇承包土地种植石榴。当时,他以每棵200元的价格购买了16000棵石榴树,占地约一百五十亩。当初的这个决定完全源于他对女朋友的情感之深和对未来的憧憬。
“一开始只是想种一片石榴园,满足女朋友爱吃石榴的心愿。”李坤回忆道,“但后来发现,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石榴,于是就把石榴园取名为洪旭农场,致力做为成一个产业,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产业做大。”
奋斗:从16000棵树发展到如今的80000多棵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李坤带领他的儿子李洪旭,在石榴种植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他的洪旭农场加上与农户合作规模已经扩大到1000多亩,石榴树长势茂盛,果实累累。这片果园不仅为当地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户主动选择石榴种植,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益。
在种植过程中,李坤不断学习和探索石榴栽培技术,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掌握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他一步步将这个“甜蜜事业”做大做强,并且注册了盐榴灵商标,致力于打造公司的石榴品牌。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会泽娜姑盐水石榴品鉴汇上,基地选送的石榴分别被会泽县农业农村局评为“石榴王”和“石榴公主”荣誉称号。现在的洪旭农场已经分别成为了云南财经大学实践教学基地、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创新:让石榴树成为景观资源
三年多来,李坤除了大规模种植石榴外,还别出心裁地将石榴树融入庭院景观设计中。李坤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园艺师,对石榴树进行专业的修剪造型。李坤描述了其中的艰辛:“一开始,我们也走过不少弯路。有些树造型不理想,有些树修剪后生长不良,甚至有些树因为操作不当而枯萎了。” 但李坤并没有放弃,他和园艺师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最终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石榴景观树制作方法。如今1000多棵石榴树整齐排列,展现出各异的姿态。有的枝干苍劲有力,如虬龙般蜿蜒向上,饱满的石榴缀于其间,像一颗颗殷红的玛瑙;有的树形古朴典雅,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有的则青春活泼,枝叶繁茂,如少女般婀娜多姿。李坤利用果园周边的土地打造了一片独具特色的石榴景观区,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拍照打卡。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会泽的石榴产业。”李坤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优化种植技术,提升石榴品质,同时开发更多的石榴产品,让这份‘甜蜜事业’走得更远。”目前,李坤的石榴景观树已经联合云南农业大学盆景学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
带动: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来找我学习种石榴的技术。”李坤说,“看到他们因为种植石榴而增收,我觉得一切都值得。”李坤的成功不仅为他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为会泽盐水石榴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支持,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石榴种植和管理,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未来:让会泽石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目前,李坤正在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探索石榴深加工和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会泽盐水石榴”打造成一张响亮的区域名片。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更是一个人用坚持和创新书写乡村振兴篇章的缩影。”李坤感慨道,“未来,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到石榴产业中来,共同描绘这份‘甜蜜事业’的美好蓝图。”
李坤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故事,更是会泽盐水石榴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如今,在会泽娜姑镇这片土地上,不仅承载着李坤对爱情的执着,更寄托着他带领乡亲们迈向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景。这个从一颗石榴开始的故事,正在续写着一段关于奋斗、创新和乡村振兴的新篇章。